“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智则国智。”8月3日-8日和10日-15日,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初一年级学子分两批走进市中小学德育基地,开启为期6天的综合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以仿军事化管理为基石,聚焦“学习、生活、运动”三个习惯养成,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创新性课程,为青春成长注入坚毅力量。
迷彩方阵里的“钢铁纪律”
基地的清晨从起床铃中苏醒。当第一缕晨光掠过训练场,学生们已列队完毕——迷彩服的褶皱里还带着昨夜的疲惫,眼神却在教官“稍息、立正”的口令中逐渐凝聚。队列训练时,阳光透过云朵的缝隙洒在学生们紧绷的后颈上,汗水浸透迷彩服却无人擦拭;捕俘刀训练中,“杀!”的呐喊声刺破晨曦,学生们紧握刀柄的掌心磨出红印,眼神却愈发坚定——军事训练的“硬度”,正悄悄锻造着少年们的意志品格。每日三次集合、统一作息时间、餐前喊口号,连水杯摆放角度都有严格标准。“在这里,‘快、静、齐’不再是口号,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行动自觉。”随队班主任观察发现,短短几天,学生们从“拖拉磨蹭”到“雷厉风行”,从“自由散漫”到“令行禁止”,军事管理的“硬度”正悄悄塑造着少年们的品格。
习惯养成中的“润物无声”
“三个习惯”养成教育如春雨般融入日常。内务课上,当教官将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“豆腐块”时,学生们发出惊叹,随后在“压、折、修”的反复练习中,逐渐让“物品摆放一条线、被子棱角分明”成为肌肉记忆。陶艺馆里,一位女生小心翼翼地为陶艺蛋糕捏出“奶油花边”,轻声说“妈妈总给我过生日,这次换我‘送’她一个”;隔壁桌同学将“小狗之家”的屋顶捏得格外厚实,只因“想给流浪的它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”。扎染课上的耐心浸染、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的沉浸式体验、人防海防宣教馆的情景化模拟、消防安全教育馆的互动式演练,让习惯养成不再是说教,而是学生亲手触摸到的成长轨迹。
学校守护下的“成长防线”
学校的重视与守护,是实践活动最坚实的后盾。培才学校领导班子多次亲临基地慰问师生,基地主任全程陪同并详细介绍训练情况,与校领导一同深入了解训练进度与学生状态。班主任坚守在训练一线,与教官密切配合,既当“观察员”记录学生成长瞬间,又当“护航员”及时解决生活难题,用全天候的陪伴与细致入微的关怀,为学生的迷彩青春筑牢成长防线。
汇报表演中的“迷彩答卷”
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在风雨操场举行。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总校长郑建忠、副校长梁张军、教学处主任杨方明、德育处副主任黄小琳、德育处副主任兼初一年级级长林振群,湛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主任肖卫东、实训处主任王志军、副主任梁华胜、教官队队长毛根强等出席表彰大会。没有烈日暴晒,却有少年们昂扬的姿态:“伟大建党精神”朗诵声震全场,手语舞《我的祖国》动作整齐划一,原地间队列动作转换迅速精准,捕俘刀表演气势如虹。当叠被展示环节中,一个个棱角分明的“豆腐块”被子呈现在眼前时,台下响起阵阵掌声。校领导为先进排颁奖,鼓励全体同学将实践中收获的勇气与担当带回校园,让迷彩精神成为成长路上的“必修课”。
从军事训练的“硬作风”到习惯养成的“软渗透”,从学校的“全周期护航”到基地的“沉浸式教学”,这场实践活动如同一座熔炉,让少年们在迷彩的底色中,淬炼出责任与担当的光芒。当汇报表演的最后一个动作定格,学生们转身时,胸前的汗水与笑容,都在诉说:这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样。